湖北咸安:国土综合整治助力打造现代农业高地
湖北咸安:国土综合整治助力打造现代农业高地
湖北咸安:国土综合整治助力打造现代农业高地中(zhōng)新网湖北新闻6月19日电 (周阳 罗玲)近日,在湖北咸安区(xiánānqū)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集中连片的农田在眼前(yǎnqián)铺展(pūzhǎn),绿油油的秧苗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再过三四个月,这里将再次迎来“颗粒归仓”的丰收盛景。
三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坑塘(kēngtáng)错落分布、耕地碎片化严重、基础设施薄弱,面临水体(shuǐtǐ)污染、湿地退化及蓝绿空间失衡等(děng)多重挑战。而今,这片土地经过全域国土综合(zōnghé)整治,正阔步迈向现代农业高地。
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kējì)示范区的(de)前身(qiánshēn)是(shì)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因历史原因,区域内40%是坑塘水面,20%-30%是农田,剩下30%是沼泽地。由于地处斧头湖上游、淦河下游,地理位置特殊,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良种场被划为禁养区,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2022年4月,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正式启动,整治实施面积约3.9万亩(wànmǔ),主要开展(kāizhǎn)农用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xiūfù)及环境整治等三大工程,着力打造成一二三(yīèrsān)产相融合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土地变形记”随之精彩上演——坑塘变水田,经过剥离80厘米种植土、回填和压实(yāshí)100厘米外运土,昔日5468亩废弃坑塘成为(chéngwéi)可耕种水田;小田变大田(dàtián),334块小田整合为111块,单个田块控制在50亩左右,2.2万亩耕地集中连片;农田变良田(liángtián),改造新建田间生产路43公里,铺设压力(yālì)管道17公里,实现“田成方、渠相连、路畅通、旱能灌、涝可排”,耕地等别(děngbié)整体提升0.5等。
通过(tōngguò)对田、水、林、路、村进行全域全要素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历经深度(shēndù)整治的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dédào)极大提升,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以(yǐ)崭新面貌亮相的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构建“智慧农业+精深(jīngshēn)加工(jiāgōng)+文创旅游”的全产业链体系,形成“农业园区+工业集群+文旅景区”的空间发展(fāzhǎn)新格局,全力打造“鱼米稻花香,文创向阳湖”。
构建智慧农业产业链。引进北大荒农垦集团(jítuán)打造万亩智慧农场,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shíxiàn)种植全程数字化监管,优质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实现亩产超1000斤,培育(péiyù)4家本土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引领+合作社联动+农户参与(cānyù)”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打造农产品(nóngchǎnpǐn)精深加工链。投资1.5亿元建成占地64.5亩(mǔ)的粮食保障中心,引进先进设备,形成水稻、鲜食(xiānshí)玉米全产业链,推出稻香向阳湖大米品牌,持续擦亮“向阳好粮油”金字招牌。
培育农文旅(nóngwénlǚ)融合体验链。2024年以来相继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咸宁主会(huì)场活动、咸宁市(xiánníngshì)秋冬农业开发现场推进会;打造“万亩(wànmǔ)稻花香”景区,举办(jǔbàn)向阳花海、稻田马拉松等品牌活动;新建向阳湖历史(lìshǐ)文化名人博物馆,挖掘向阳湖历史文化底蕴,放大冰心、臧克家、沈从文等文化名家效应,提升向阳湖文旅IP影响力;创建国家级文创产业集聚区;建设向阳湖·稻梦公社园区项目。
与此同时,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带来(dàilái)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丰收”。新增耕地指标5632亩,腾挪耕地占补指标有力保障多个工业项目落地,全年工业总产值20亿元、入库税收近1亿元;土地流转价格由300元/亩提升至(zhì)500元/亩,直接促进(cùjìn)群众年增收(zēngshōu)超百万元,构建租金、薪金、分红等(děng)多元化增收渠道,年发放务工报酬超400万元;北洪港水质提升至Ⅲ类,水生植物(shuǐshēngzhíwù)增至685种,鸟类种群达189种,冬季天鹅栖息量超3000只(zhǐ),呈现“河畅、水清、岸绿(ànlǜ)、景美”生态景观。
如今的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正成为科技集聚的热土,航天(hángtiān)育种(yùzhǒng)产业(chǎnyè)创新联盟向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授予“航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和“航天生物(shēngwù)农业实验示范基地”牌匾,江汉大学微藻技术科研团队、北京土壤方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向阳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向阳湖万亩稻田智慧(zhìhuì)低碳农业示范及实训基地项目,这将为种业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qiángdà)动能。(完)
中(zhōng)新网湖北新闻6月19日电 (周阳 罗玲)近日,在湖北咸安区(xiánānqū)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集中连片的农田在眼前(yǎnqián)铺展(pūzhǎn),绿油油的秧苗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再过三四个月,这里将再次迎来“颗粒归仓”的丰收盛景。
三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坑塘(kēngtáng)错落分布、耕地碎片化严重、基础设施薄弱,面临水体(shuǐtǐ)污染、湿地退化及蓝绿空间失衡等(děng)多重挑战。而今,这片土地经过全域国土综合(zōnghé)整治,正阔步迈向现代农业高地。
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kējì)示范区的(de)前身(qiánshēn)是(shì)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因历史原因,区域内40%是坑塘水面,20%-30%是农田,剩下30%是沼泽地。由于地处斧头湖上游、淦河下游,地理位置特殊,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良种场被划为禁养区,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2022年4月,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正式启动,整治实施面积约3.9万亩(wànmǔ),主要开展(kāizhǎn)农用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xiūfù)及环境整治等三大工程,着力打造成一二三(yīèrsān)产相融合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土地变形记”随之精彩上演——坑塘变水田,经过剥离80厘米种植土、回填和压实(yāshí)100厘米外运土,昔日5468亩废弃坑塘成为(chéngwéi)可耕种水田;小田变大田(dàtián),334块小田整合为111块,单个田块控制在50亩左右,2.2万亩耕地集中连片;农田变良田(liángtián),改造新建田间生产路43公里,铺设压力(yālì)管道17公里,实现“田成方、渠相连、路畅通、旱能灌、涝可排”,耕地等别(děngbié)整体提升0.5等。
通过(tōngguò)对田、水、林、路、村进行全域全要素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历经深度(shēndù)整治的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dédào)极大提升,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以(yǐ)崭新面貌亮相的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构建“智慧农业+精深(jīngshēn)加工(jiāgōng)+文创旅游”的全产业链体系,形成“农业园区+工业集群+文旅景区”的空间发展(fāzhǎn)新格局,全力打造“鱼米稻花香,文创向阳湖”。
构建智慧农业产业链。引进北大荒农垦集团(jítuán)打造万亩智慧农场,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shíxiàn)种植全程数字化监管,优质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实现亩产超1000斤,培育(péiyù)4家本土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引领+合作社联动+农户参与(cānyù)”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打造农产品(nóngchǎnpǐn)精深加工链。投资1.5亿元建成占地64.5亩(mǔ)的粮食保障中心,引进先进设备,形成水稻、鲜食(xiānshí)玉米全产业链,推出稻香向阳湖大米品牌,持续擦亮“向阳好粮油”金字招牌。
培育农文旅(nóngwénlǚ)融合体验链。2024年以来相继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咸宁主会(huì)场活动、咸宁市(xiánníngshì)秋冬农业开发现场推进会;打造“万亩(wànmǔ)稻花香”景区,举办(jǔbàn)向阳花海、稻田马拉松等品牌活动;新建向阳湖历史(lìshǐ)文化名人博物馆,挖掘向阳湖历史文化底蕴,放大冰心、臧克家、沈从文等文化名家效应,提升向阳湖文旅IP影响力;创建国家级文创产业集聚区;建设向阳湖·稻梦公社园区项目。
与此同时,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带来(dàilái)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丰收”。新增耕地指标5632亩,腾挪耕地占补指标有力保障多个工业项目落地,全年工业总产值20亿元、入库税收近1亿元;土地流转价格由300元/亩提升至(zhì)500元/亩,直接促进(cùjìn)群众年增收(zēngshōu)超百万元,构建租金、薪金、分红等(děng)多元化增收渠道,年发放务工报酬超400万元;北洪港水质提升至Ⅲ类,水生植物(shuǐshēngzhíwù)增至685种,鸟类种群达189种,冬季天鹅栖息量超3000只(zhǐ),呈现“河畅、水清、岸绿(ànlǜ)、景美”生态景观。
如今的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正成为科技集聚的热土,航天(hángtiān)育种(yùzhǒng)产业(chǎnyè)创新联盟向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授予“航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和“航天生物(shēngwù)农业实验示范基地”牌匾,江汉大学微藻技术科研团队、北京土壤方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向阳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向阳湖万亩稻田智慧(zhìhuì)低碳农业示范及实训基地项目,这将为种业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qiángdà)动能。(完)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